王老伯是一個長達15年的糖尿病患者,血糖控制不佳,長期糖尿病并沒有明顯影響到他的生活,王老伯也沒有太在意血糖控制的好不好。1個月前王老伯在泡腳后,發(fā)現(xiàn)右側足背部及足趾水泡,繼之潰爛,到診所就診后考慮“燙傷”,給予涂抹燙傷藥膏治療,可是一天天過去王老伯發(fā)現(xiàn)“足部燙傷”不見好轉,反而越來越嚴重,不僅夜間足部疼痛難忍,傷口潰爛越來越嚴重,連著幾個腳趾頭顏色也越來越黑。
情急之下去了當?shù)蒯t(yī)院,醫(yī)生一瞧告訴王大伯:“您這可能是糖尿病足,你這傷口肯定是長不好了,需要外科手術清創(chuàng)、植皮,如果還是長不好就要截肢”。聽了醫(yī)生的話,王大伯出了一身冷汗,幾經(jīng)周折最終來到了我院血液內分泌科,住院后進行下肢動脈超聲及CTA發(fā)現(xiàn):雙下肢膝下動脈節(jié)段性狹窄、閉塞。診斷為:右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(Runtherford6級),糖尿病下肢嚴重缺血(右側),右足潰瘍;經(jīng)多學科會診初期"改善循環(huán)、控制血糖、抗感染、局部清創(chuàng)換藥、營養(yǎng)神經(jīng)、支持治療"六環(huán)法措施下,老伯潰瘍雖有好轉,但仍不能完全愈合,右足仍靜息下疼痛。
下肢動脈超聲
下肢動脈CTA
為了保肢,輾轉至我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(qū),吳棟梁副院長帶領周圍血管病介入團隊討論、經(jīng)評估及術前準備后于3月24日對患者進行下肢動脈球囊擴張成形術,術中下肢動脈造影提示膝下脛前、脛后、腓動脈動脈閉塞,血管鈣化嚴重及側支血管形成較差(股腘動脈病變TASC II分型為D型);手術難度較大,手術失敗患者直接面臨截肢,在規(guī)范化的介入操作下最終開通患肢閉塞血管,術后肢體缺血癥狀立即改善,足背動脈搏動恢復;下肢變暖了,疼痛消失了,老爺子及家屬終于舒展開了愁眉,露出了久違的笑容。
術前DSA
術后DSA
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(ASO):指由于動脈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動脈內膜增厚、管腔狹窄或閉塞,病變肢體血液供應不足,引起下肢間歇性跛行、皮溫降低、疼痛、乃至發(fā)生潰瘍或壞死等臨床表現(xiàn)的慢性進展性疾病,常為全身性動脈硬化血管病變在下肢動脈的表現(xiàn)。
糖尿病下肢缺血:指糖尿病患者同時合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,無論二者發(fā)生的先后,只要同時存在即可稱為糖尿病性下肢缺血。臨床表現(xiàn)與單純動脈硬化性下肢缺血相似,但由于血管鈣化嚴重及側支血管形成較差, 癥狀與體征可能更嚴重。它是導致糖尿病足部潰瘍和下肢截肢、特別是高位截肢和再次截肢的重要原因。
我國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(ASO)總體上處于發(fā)病率高、致殘致死率高與認知率低、規(guī)范化治療率低的現(xiàn)狀,迫切需要普及ASO防治知識,提高總體治療水平。下肢 ASO 的主要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,危險因素包括吸煙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癥、慢性腎功能不全、炎性因素等,發(fā)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,70歲以上人群的發(fā)病率在15%~20%,男性發(fā)病率略高于女性。
建議如果出現(xiàn)下肢肢端皮溫下降、皮膚菲薄、毛發(fā)脫落等營養(yǎng)障礙性改變,下肢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、動脈收縮壓下降、肢體潰瘍、壞疽等盡快就診,避免嚴重的肢體缺血而帶來肢體壞疽、截肢的悲劇發(fā)生。
我們用心守護您的健康
地址:心血管病院七樓
聯(lián)系電話:029-33785472
吳棟梁副院長:13891013261
馬力主治醫(yī)師:15929207120
供稿:心血管內科一病區(qū) 馬力 楊米娜
供圖:心血管內科一病區(qū) 馬力
編輯:宣傳部 成淑平
校對:宣傳部 劉曉艷